中美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比较研究
无论是有上下五千年厚重历史的中国,还是1776年后才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都是让世界注目的焦点,浓墨重彩地向世人展示着各自的风姿。中美两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也不例外,一切以增进人们的口腔卫生健康为福祉。这是因为口腔是个人健康的门户,口腔卫生健康状况事关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的高低。口腔卫生保健问题已经是21世纪面临的许多重要、复杂而且紧迫的系列问题之一。[1-4]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个体、群体以及国家的整体素质现状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教育历史与培养目标比较
1.1 美国
1728年,法国人Pierre Fauchard(1678-1761)出版了第一本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Le Chirurgien Dentiste ou traite des dents),全面阐述了牙医学的临床应用,标志着牙医学的开创。1840年,美国人Haydan和Harris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创办了第一所牙科学院,史称巴尔的摩牙医学院 (Baltimore College of Dental Surgery),标志牙医学教育从医学院独立出来。美国的牙医学院有两种建制,一种维持独立建院,另一种则隶属于综合性大学。1867年,哈佛大学牙医学院(Harvard Dental School)成为第一所隶属于综合性大学的牙医学院,也是第一所授予牙科学博士(DMD)学位的学院(Harvard School of Dental Medicine)。无论是一元建制,还是并行的一、二元建制,并不影响美国医科与牙科的独立性。相反,加速了美国牙科教育的深度发展。牙医学院培养普通开业医师,更重要的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专科医师或者研究人员。此外,美国还有专门院校培养牙科卫生士、椅旁助手、牙科实验技工等。美国的牙医学教育全面、细致,早已经形成系统。
1.2 中国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始于华西协合大学(简称华大)牙科系(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大牙科系始于1907年建立的华大牙症医院,其创始人是加拿大牙医学博士、法学博士林则先生。他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开创了中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史。华大牙科系从建立之初便执行严格的招生制度与培养过程,用“Curve”来优胜劣汰。当时的学制加上预科共为七年,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牙学院执行同一标准。1929年,华大牙医学院开始接收外国牙科留学生。1934年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华大牙医学院毕业生牙医学博士学位(D.D.S.)。华大把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输送到全国,从而带动了全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建立起来的牙医培养院校,除华西口腔医学院以外至今仍有数所蓬勃发展,如创建于1932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建于1935年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建于1941年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
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起点高、起步晚,晚于北美70余年。至1921年,中国首届牙学院学生毕业,仅黄天启一人。1941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为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题词时曾感叹“美国有一万万三千五百万人,有七万多牙医师,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现有牙医师几何?”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牙医人口比约为1∶100万,同期日本比例为1∶,美国的比例为1∶。[5]尽管如此,中国并没有因为牙医师紧缺而放弃高标准培养人才,而是坚持林则博士的设定目标:“训练高度科学化之牙医,成就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事业。重在质而不在量,培养的学生应该首先是医学生,然后才是专科医生,绝不是匠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有全面、系统的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口腔医学基本医疗技术,能独立担任常见的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修复工作,并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口腔医师”。
1.3 小结
中国现代早期的牙医学教育与北美的牙医学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1917年,华西协合大学建立的牙科系是隶属于医科的一个专业。1919年,牙科正式扩建为与医科并列的学科。中国牙医学院完全实行一元建制,但并不影响牙医学专业一直保持与医学的平行关系。医科与牙科的平行设置,正是参照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来设计的。20世纪中叶,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敦促牙医学的教研冲破了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牙医学改称口腔医学,因而中国的口腔医学包括整个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这一点是中国口腔医学观念的领先,也是中国与美国的重要区别。但是,美国牙医学教育也在不停地思索,正逐步向口腔医学方向发展。如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Research,NIDR)已更名为国立牙科和颅面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NIDCR)。
上一篇:教育信息序贯无隙渗透模式对孕产妇产后盆底康
下一篇:不妨学学“阁坚强”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