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隐藏的德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有十分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和文化经典。其中,《诗经》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古代的祭祀、婚恋、农事、怨刺等方面,有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格言警句,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因此,挖掘《诗经》中的德育功能,既是当代传承古典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
一 中国现阶段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扈中平教授在《对我国道德教育虚伪性的批判》一文中曾经对当前中国德育教育现状进行批判。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中国德育教育甚至道德要求发生了大踏步的退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标准大多出自儒家学说三纲五常体系,讲求公平标准,却未考虑绝对的公平是被严重的“利他”思维绑架。扈教授观点过于犀利,但不可否认,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道德标准虽有所改变,但德育教育的过时性等痼疾依然存在,中国德育教育因此也表现出了许多问题。
(一)德育教育中道德底线“破碎化”趋势显现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古人在千年前就已经对礼节、荣辱等道德层面的精神基础进行了精辟的总结。现阶段,由于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导致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参差不齐。在这种不平衡的经济基础上,自然会出现不同标准的道德底线,也就是所谓的德育教育中出现道德底线“破碎化”趋势[1]。比如有的地区依然宣传“勤俭节约”,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有学校把相关词汇从学生守则中删除。这种道德底线标准的“破碎”对德育体系有着较大的破坏力,长期存在会引起不同道德观念的阶级化对立。
(二)“自省”教育缺失
当前教育是“映射”式教育,但在德育教育中,以“比德”的方式来开展道德教育更为有效。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有着大量的言志诗,言他物引所咏之物之辞也。通过比喻和引申让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学会以“自省”的方式去反思自我不足,修正道德映像。但是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大多采用强制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不仅德育教育效果低下,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不少学校、教师都曾表示自己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但依旧没有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缺少体系化的文化传承
德育教育的理论来源于西方。《德育论》明确划分了西方教育体系,他们认为教育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其中德育已经从德、政、法、宗(宗教)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的教育体系。但是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还没有明确的教育体系,德育教育包含了道德、精神、政治、法律、价值观等诸多内容。而且我国的德育教育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后明显与传统文化体系断裂开来,因此造成了德育教育缺少教育体系的现状。学校和教师大多不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德育发展标准和教学方式,现有的教材缺少来自传统文化方面的支撑,显得有些缺少底蕴。
(四)德育教育缺少“第三种驱动力因素”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给出了“人的第三种驱动力因素”假设。他认为在生物驱动力、物质驱动力因素之外还存在人类自发性探索”的第三种驱动力。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利他思维”教育,应该注重学生“本我”思维锻炼,唤醒善良的本性。但是当前不少地方的德育教育注重形式多过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第三种驱动力”。根据相关研究,人的道德行为与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德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可以补充为现阶段德育教育中的“第三种驱动力”。然而很遗憾,现在很少有足够经典的传统文化在承担这项任务。
二 《诗经》的历史地位及其内含的德育文化内容
(一)《诗经》的历史地位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编撰年代早于《论语》。《诗经》大多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段时间内中国的各地的诗歌,相传由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先秦时期被称为《诗》,西汉时期被尊为《诗经》,并一直沿用至今。孔子极度推崇《诗经》,在教书育人中,要求门下弟子研读《诗经》,并将《诗经》中的观点作为教授弟子立言、立行、立信的行为准则。先秦诸子百家也将《诗经》奉为重要著作,在论证自家观点时,时常引用《诗经》原文以提高说服力。《诗经》采用四言体,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对此后中原三百年的文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诗经》注重情感表达,内容大多以现实中发生的事情作为创作依据;抒情之余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和认识,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力。
上一篇: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简介
下一篇:第7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圆满落幕